今天是

热门搜索:办事指南政策法规海洋科企行业资讯

威海格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介绍

污水智能净化装置

污水智能净化装置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之一,该产品于2017年5月获得国家专利局发明授权(发明专利号:2014100119644.5),2015年7月被山东省住建厅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技术,被列入省水污染防治先进技术目录。该技术于2018年获国家科技部生产力促进中心颁发的《中国好技术》称号。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城镇小区回用水应用、医疗废水处理等领域。污水智能净化装置目前已成功建设、运营四十余座污水处理站,日污水处理总量达15000吨,服务人口15万人左右,该产品目前应用于山东省中医院、扬州市民主风光河治理、北京五连环污水站等多个污水处理工程中。

该技术为厌氧好氧兼氧菌融为一体的创新MBR工艺,利用进水流态和溶解氧量控制技术与专有的微生物菌群,实现了厌氧好氧兼氧等各种复杂的分段生化处理过程在一个罐体内自动同时完成,颠覆了传统的MBR工艺需要运用水解酸化、好氧、膜分离、污泥沉淀外运等分段处理的复杂工艺。并且实现了污泥零排放。基于复合循环生化式膜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工艺,采用物联网云端大数据等技术,开发了系列GR-MBR污水智能净化装置,实现了装备的产业化。

产品介绍504.png 

河道及黑臭水体治理解决方案-原位处理

原位处理主要利用黑臭水体原位置采用纳米微泡+微生物或微生物+人工湿地等方法处理黑臭水体。

产品介绍570.png 

案例介绍(塔湖模式)塔湖位于山东省临清市银河路,长约500米,宽约4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水深为15米 左右,存水量约270万立方米。 今年三月份治理之前,塔湖由于表面污染源加上多年淤泥严重,造成水质恶化,形成严重黑 臭水体。水体透明度不5厘米, 呈现出浓黑色浆液状态,周边500 米范围内臭味浓重针对塔湖的实际状况,我们公司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式(原位处理-通过环境友好型生物制剂原位治理的思路,对塔湖污水和污泥的分解治理,提升水质,提升塔湖的景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在一百天内基本实现了无臭 无味,能见度达到70多厘米的阶段性目标。治理后的效果得到了临清市人民和政府的认可。


塔湖治理前图片1.jpg


塔湖治理前图片


塔湖治理中图片-.jpg


塔湖治理中图片


塔湖治理后图片1.jpg


塔湖治理后图片   


           

产品介绍874.png 


塔湖效果图



河道及黑臭水体治理解决方案-异位处理

异位处理主要是通过将黑臭水体提升到一体化污水智能净化装置内进行处理后再外排至原来位置。


产品介绍939.png 


案例介绍(扬中模式)

扬中市黑臭河道水处理项目为生态环境部华东督察局挂牌督办项目,根据扬中市政府和扬中市水务集团提出的一要保证见效快,二要保证稳定达标的要求。我们公司采用污水智能净化装置+投放微生物菌剂的工艺来实现三桥排河和民主风光河的黑臭治理。

在每条河道的涵闸处安装一台日处理500立方的污水智能净化装置,将河水引入装置内经生化处理后排入上游河道,在处理黑臭水体的同时增加水体溶解氧并且让河道水体流动起来。定期投加微生物菌剂到河道内,通过双重处理工艺的治理,来实现河道的清澈、无味、达标。治污设备安装完毕后10天便实现了河道水质情况的改善,两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经过一年半的长期稳定运行,均通过了当地环保部门的验收,有效改善了河道水体发黑发臭现象并受到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产品介绍1278.png


旱厕改造后续管护及资源化利用解决方案

旱厕改造后续管护及资源化利用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来三格化粪池的基础之上,建设一个高效运行的粪液无害化处理站。确切来说,无害化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特点是把粪液转变成了有机的液态菌肥,菌肥中的有益菌在土壤中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作物发病几率,也就减少了农药的用量,且能分解土壤中化肥、农药的残留。短期来看,对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营养;远期来看,对土壤的改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典型案例冠县模式项目简介

冠县崇文街道有机肥站日处理量为20吨/天,东古城镇、店子镇、甘官屯乡、范寨镇、桑阿镇、梁堂镇有机肥处理站均为50吨/天。上述乡镇通过有机肥站的建立将改厕后的抽运维修服务工作做到位,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改厕的卫生与便利;把粪污及时收集起来,避免乱拉乱倒,造成二次污染,实现了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产品介绍1645.png